紅星新聞:一個聯合實驗室,如何串聯“一帶一路”上的兩顆“藍寶石”
時間:2023-06-20
約745年前,出生于克羅地亞的大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經來到成都,他在游記中如是描述這座城市:“坐落在一片平川上,方圓32公里。有很多河流,有的環繞城市,有的穿城而過?!比缃?,成都府南河上有一座安順廊橋,這座橋,就是根據馬可·波羅游記的記載復建的。
四川和克羅地亞的故事一直在延續——2006年,四川九寨溝與克羅地亞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結為“姐妹”世界自然遺產地。此后,雙方共建聯合實驗室,圍繞九寨溝和克羅地亞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姐妹”遺產地生態保育恢復開展了系列聯合研究。
6月15日,首屆中國-克羅地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科技合作對話會議在成都召開。作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同‘新’結(China-CEEC InnoShare)”2023年系列活動,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和四川省科學技術廳聯合主辦,中國-克羅地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中克聯合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與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共同承辦。
會議現場,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克聯合實驗室如何在十余年間串聯起“一帶一路”上的兩顆“藍寶石”,以及這項橫跨亞歐大陸的國際科技合作更多的細節與故事。
▲現場
一個“姐妹”世界自然遺產地與一個實驗室
很少有人知道,在地中海沿海,九寨溝有一個“姐妹”遺產地——克羅地亞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它們都屬于世界上最獨特的冷水鈣華景觀,鈣華湖泊、瀑布、森林等景觀極其相似,于2006年結為“姐妹”世界自然遺產地。同時又都面臨著氣候變化和旅游干擾增強背景下的生態保護和科學管理的問題。
2009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吳寧率團訪問當地,建立合作關系。而后,在四川省支持下,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九寨溝管理局與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普里特維采湖國家公園管理局共同組建了“中國-克羅地亞生態環境保護聯合研究中心”。
“克羅地亞的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跟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的景觀高度相似,同樣面臨的氣候變化和旅游干擾的影響,兩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領域的合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也有助于深化中國-中東歐國家和中國-歐盟相關領域的合作?!彼拇ㄊ】茖W技術廳相關負責人在現場提到,2019年,在科技部指導下,“中國-克羅地亞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成為全國首批、四川省首家認定建設的“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一場“雙向奔赴”的國際合作
這也是一場“雙向奔赴”的國際合作。會議現場,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莊嘉分享了更多關于這項國際科技合作的細節。
“中克兩方合作的主題,主要是圍繞九寨溝和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育?!?/p>
莊嘉提到,2019年以來,在孫庚研究員帶領下,中克雙方圍繞九寨溝和克羅地亞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姐妹”遺產地生態保育恢復開展了系列聯合研究——雙方合作解決了九寨溝震后大面積裸巖邊坡植被恢復重大科技難題,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合作研究還為相關部門申請“九寨藍”專屬顏色命名權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外,雙方合作發現蛇類新物種1個、硅藻疑似新物種10余個,合作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20余篇,為中克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生態保育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克方團隊負責人因在九寨溝生態保育領域的突出貢獻,獲得2019年四川省“天府友誼獎”。中方團隊獲得九寨溝災后恢復重建先進集體獎。
“在中國,九寨溝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于所有的景區或自然遺產地來講,都是‘標準’一樣的存在?!鼻f嘉認為,通過與克羅地亞的合作,也把國內關于九寨溝保護管理的理念推上了世界交流的舞臺。“總的來說,中克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是中克兩國重要領域的合作,也是中克交流的窗口和平臺?!?/p>
雙方合作還在延伸。
記者了解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方面還牽線黃龍和克羅地亞科卡國家公園,簽訂了生態保護的相關協議,并在生態旅游營銷方面達成合作。四川省相關單位也與克羅地亞的薩格勒布大學,建立起了在農業、中醫藥方面的溝通橋梁。
在未來,中克聯合實驗室還將圍繞“姐妹”自然遺產地保育、山地喀斯特生態保護恢復、氣候變化效應與應對、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等開展聯合研究。同時,推動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分院)與薩格勒布大學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授予雙學位的合作機制。每年支持一定數量的中克學生獲得政府留學基金在對方學習深造,每年支持一定數量青年學者交流互訪,共同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做深做實。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