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白令陸橋生物擴散“愛恨情仇” 四川科普微視頻獲全國大獎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陳科 時間:2021-05-18

 在日前科技部辦公廳、中科院辦公廳公布的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名單中,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制作,通過解說與動畫手繪結合形式,講述展示數千萬年來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間生物擴散規律的《一座橋,見證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數百萬年的愛恨情仇》獲一等獎。 

 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知識管理中心團隊與兩棲爬行動物科普館制作的該視頻,通過解說與動畫手繪結合的形式,以成都生物所研究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發表的英文論文為內容,將深入復雜的生態地理學科學問題通過聚焦成果可視化與具象化解讀,展示出數千萬年來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間生物擴散規律,視頻節奏輕快、畫面生動形象,擴大了成果影響力與科學普及度。 

 據了解,該視頻的創作團隊成員具有生物學與科學傳播學工作基礎,專業覆蓋了攝影、生態、動物、植物、人文地理等,視頻拍攝導演是國家一級攝影師,編劇及科學顧問均為動物學專業博士,對內容藝術性、嚴謹性與科學性嚴格控制。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相關團隊表示,用于該視頻的制作背景,源于該所李家堂團隊的系統發育關系和生物地理學相關研究。該團隊團隊采用分子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數據,通過數據模擬,整合了92次物種擴散事件,發現61次從歐亞大陸向北美大陸和31次從北美大陸向歐亞大陸的擴散事件,證實科兩大陸之間存在長時間不對稱量級的生物擴散。 

 本次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共評出99部優秀作品,其中,一等獎作品10部,二等獎作品20部,三等獎作品29部,優秀獎作品40部。由四川省科技廳推薦的3部作品均榜上有名。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成都山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制作的《蜀山之王》,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制作的《中國核聚變博物館》均獲得優秀獎。 

  

 獲獎一等獎科普微視頻截圖。采訪對象供圖 

附件: